长春花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有哪些(长春花病虫害有哪些)_盆栽植物_花卉网
长春花本身有毒,所以抗体比较强,病虫害也比较少。常见病害有根腐病。 长春花本身有毒,所以抗体比较强,病虫害也比较少。其常见病害有基腐病、黑斑病、黄化、花叶病等,虫害有红蜘蛛、蚜虫、茶蛾等。因此,只要做好日常维护,几乎没有病虫害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长春花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吧!基腐病症状:主要为害茎基部,根颈皮层和木质部变成黑褐色,地上部分枯萎,严重时全株死亡。病害特点:本病由真菌引起。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。真菌在土壤中越冬,并在第二年春天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。它通过伤口侵入并产生分生孢子,以便在发病后再次感染。施用带菌肥料易发病,连作或滞留更易发病。1、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。2、更换新的盆土或消毒过的盆土。3、避免使用病残体和未完全腐熟的土壤肥料作为底肥。4.通过对最初感染的盆栽植物、地栽病植物及其邻近的健康植物进行灌溉和喷洒来控制疾病的传播。可用高锰酸钾5001000倍液,或双虚灵水溶液300倍液,或40%多硫化物悬浮液600倍液,或50%多菌灵500倍液,或30%土壤细菌消毒剂。用45%粉锈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56%助剂可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,连续喷雾45次,先浓后稀。黑斑病的症状:损害叶子和茎。叶子初显黑褐色小斑点,很快扩大成不规则大斑点,红褐色,中心变成灰白色坏死。随着斑点增加并变大,整个叶子变成棕色并死亡。该病从叶柄基部开始,纵向发展成长黑褐色斑点。病害特点:本病由真菌引起。致病细菌是链格孢属(Alternaria)。病原体在患病植物残体上越冬,种子可传播病原体,是主要感染源。高温、阴雨天气后,病情加重。细菌通过风和雨传播。防治方法:1、园艺防治:进行轮作,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,及时清除病叶、病茎。2、药剂防治:喷洒65%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0.5%代森锰锌600倍液一次。喷施时,叶面正反面均喷。黄化病的症状:受影响的植物的叶子变黄。病原体:植原体。其形状有球形、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。这种多形菌体的一般大小和直径为80至800nm。防治方法:1、拔除病株。2、选择健康植株作为母株进行繁殖。3、防治传播媒介叶蝉,减少田间传播。常用的药剂有50%辛硫磷800倍液,或50%敌敌畏1000倍液。4.用四环素治疗病株。花叶病的症状:整个植物受到影响。叶子上出现马赛克症状。植株生长不良,花朵也有斑点、畸形。病原体:由黄瓜花叶病毒(CMV)感染引起的疾病。CMV还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,可以感染45科124种植物。抵抗力不如TMV强,不耐干燥。致死温度7010分钟,稀释终点10000倍以上,病毒颗粒呈球形。在田间主要由蚜虫传播。侵染途径:1、黄瓜花叶病毒(CMV)主要在多年生杂草上越冬,成为来年的第一侵染源。2、这些越冬杂草在春季发芽后,病毒通过蚜虫(蚜虫、棉蚜等)传播到受害植物上。在田间主要以蚜虫传播,接触感染影响不大。防治方法:1、尽早铲除杂草,消除传染源。2、及时防治蚜虫,减少传染媒介。 病害症状:叶、茎、花均可受害。病部初出现灰褐色小油渍斑,后扩展成深褐色不规则斑。在潮湿的条件下,病部会形成稀疏的白色霉菌层。严重时,茎可能会弯曲。叶子和花都下垂了,软烂了。病害特点:本病由真菌引起。致病菌为烟草疫霉(Phytophthoranicotianae)。病原体与病残体一起在土壤中越冬。发病适宜温度为28%,相对湿度高于85%,有利于孢子形成。相对湿度高于95%,菌丝生长旺盛。因此,高温、多雨、高湿是该病流行的条件。防治方法:1、园艺防治:长春花性喜温暖、阳光充足和稍干燥的环境,怕严寒和积水。若地栽,应选择地势高、干燥、排水良好的地块。阴凉处也能生长,但要严格控制浇水,尽量保持盆土适度干燥。浇水时避免顶部浇水和过度浇水。改顶部浇水为底部灌溉或盆浸。您还可以用草覆盖植物的基部,以减少浇水次数。低温时注意浇水,避免过度潮湿。2、化学防治:进入雨季后,在病害发生前进行预防性防治。及时喷洒27%铜贵重悬浮剂600倍液,或53.8%2000倍干悬浮剂1000倍液,或30%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400倍液;高峰期喷72%克露或克氰基丙烯酸酯,或600倍液羟丙基锰锌可湿性粉剂,或70%乙基膦。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。 |